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| EN
人物综合

放下屠刀 推广素食圆妻愿

种种现实的考量,让熊福祥在转换事业跑道时挣扎不已。他宁可继续做荤食行业,也不想让太太辛苦工作,挣钱补贴家用。然而太太却有一个更大更重要的心愿,宁可放弃安逸生活,也要把握当下行正道、做正业,不与众生结恶缘。


SG20131125 GNA WSX 013
熊福祥在素食快餐店里延续兴趣,继续研发各类素汉堡、素意大利面的酱料、可口浓汤等菜肴。(摄 / 王绥喜)

在慈青同学举办的元宵联谊中,校辅爸爸熊福祥忙着张罗汤圆。看他动作利落,还毫不犹豫地赤手拿起热锅,把锅子从电磁炉上移开,可见他这双手很“耐热”。熊福祥本身是专业厨师,从2012年开始更放下屠刀,转为推广素食。

母亲骤逝 少年掌厨

熊福祥的烹饪经验,可以追溯自童年。

小时候的他看着值晚班的父亲,几乎每天都在家中享用母亲准备的午餐才上班。他不禁渐渐对母亲如何“变”出一道道菜肴深感兴趣。在厨房里,年纪小小的他站在小凳子上,只为了能看到母亲如何把炒菜锅里的简单食材,化为美味的家常菜。

“当时家境不富裕,豆芽配咸菜就是一餐,鱼和肉是大节日才有的。”熊福祥对母亲说:“以后我长大,会煮给你吃。”熊妈妈对这个充满好奇的儿子也倾囊相授。

1966年,熊妈妈在诞下第11个孩子后,当天就骤然往生。年仅9岁的熊福祥因为跟着母亲学过下厨的手艺,就担起家中煮食的工作。长大后,虽然他曾听取父亲的建议,尝试如机器维修等“比较有‘钱’途”的工作,但最后还是选择投身餐饮业。

“那时小学三年级,身体小小却要用又大又重的大炒菜锅煮中餐,不喜欢用大火煮东西,很热。西餐只要用小而轻的小煎锅,每次煮一小份就可以了。而且西餐比较可以发挥自己想出来的东西。”熊福祥从炸鸡快餐店开始,即使薪资微薄也不放弃,他坚信烹饪西餐能闯出一片天,时时向主厨虚心学习。虽然没有经过正式训练,他无师自通,更培养了研发西餐新酱料和新菜单的兴趣。

会烹饪的厨师不难找,但是拥有无限创意、会设计新菜单、新菜色的厨师却难寻。熊福祥循着兴趣,再加上对工作鞠躬尽瘁、不轻言放弃,他在西餐事业上勇往直前。几经磨练,他终于在1999年至2010年间,当上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主厨之一。

虽身居高位,熊福祥还是很拼搏。“我曾经不顾痔疮流血发炎,做了五天三百人份的宴席,做完了才去看医生,已经严重到要马上住院,因为失血过多。在酒店当主厨的时候,为了尝试做出新菜色,我时常利用员工们都下班后的时间,在厨房里埋头苦干,最迟记录是忙到凌晨三点才回到家。”

SG20131125 GNA WSX 005
熊福祥(最前排左三)在西餐事业上自创了无数新菜单及菜色,几经磨练终于在1999年至2010年间,当上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主厨之一。(照片提供 :熊福祥)

太太心愿 盼弃旧业

这一切,看在熊太太谢水兰的心里。谢水兰心里只希望先生能转做素食,因为西餐的食材多数是肉类和海鲜,造杀业不断。

料理西餐,难免要亲手处理活海鲜:锯开活生生的龙虾,用三百摄氏度的沸水快速把虾烫熟,以免虾肉变硬、失去弹性。一群活蹦乱跳的鲜虾瞬间变成粉红色的海鲜肉,这一幕幕对师兄来说,迄今仍历历在目。2010年至2011年初,熊福祥还被委任为一间食品包装厂的生产部经理,每天挑选最新鲜的肉类,再指导员工如何切肉,因为刀法会影响肉品口感。

2008年起,谢水兰不断相劝,希望先生远离荤食,转做素食,成为孩子的榜样。但是今时不同往日,以往年轻未成家时不知因果,漠视众生本平等,学得一身荤食料理的好手艺;现在家中妻子和两名子女负担不轻,对素食缺乏经验的他,若转入在新加坡普遍居多的中餐素食餐饮业,竞争激烈下,就等于薪资锐减。种种现实的考量,让熊福祥在转换事业跑道时挣扎不已。他宁可双手沾着血,也不想让太太再次辛苦工作,挣钱补贴家用。

回忆起太太之前辛苦打工的情况,熊福祥的双眼充满不舍地说“我太太曾经早上六点出门去做面包来卖,近中午就去做缝纫工作,晚上七点才回到家。我一定要更努力工作,让我太太不用上班,有更多时间投入慈济活动。”

因缘具足 合伙创业

熊福祥与谢水兰在2002年结为夫妻,谢水兰是熊福祥开始改变的力量。熊福祥对华语较生疏,2004年后的五年期间,他只承担一个月一次的慈少班队辅,慈济精神理念大多都由太太从不间断地说给他听。谢水兰一路陪伴师兄,直到两人在2008一起受证。

后来熊福祥在一家德国餐厅任职了近十二年,餐厅老板让他全权负责计划新分店的新菜单。今年,他通过太太得知新加坡将有“法譬如水”经藏演绎,他毛遂自荐想入经藏。

长期接触众生肉的经验,令熊福祥对“不闻哀嚎宰杀声”这句偈文深有触动。当慈济委员谭秀珍邀请他成为素食速餐店的主厨时,他便一口答应了,转制作素食西餐,希望在鼓励年轻人吃素方面尽一份力。

谭秀珍是这家素食速餐店创办人之一。四年前,她想打破年轻人对素食的迷思:素食不好吃、素食一定会使用素肉(一般由面筋或豆制品制成)。谭秀珍在承担慈青校辅妈妈时,了解到时下年轻人的文化总离不开快餐,因此萌生善念想经营素食速餐,让青年更能接受茹素的概念,可是没有足够资金和合作伙伴。认识熊氏夫妇后,谭秀珍顺利找到搭档伙伴。熊福祥的加入也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,2013年8月和9月,两家素食素餐店相继启业。

SG20131125 GNA WSX 002
熊福祥曾经是五星级饭店里的主厨,每天都要宰杀各类鲜活蹦跳的生物,所以对 “不闻哀嚎宰杀声”经文特别有感受。(照片提供 :熊福祥)

SG20130112 GNA WSX 014
2013年初,从妻子谢水兰口中知悉分会即将启动“法譬如水”经藏演绎,熊福祥(前排左二)毛遂自荐想入经藏。(摄 / 王绥喜)

步步踏实 相互扶持

每天,店里的素汉堡馅饼、素意大利面的酱料和可口浓汤,都由熊福祥亲手制作和调配。他说:“纯手工制作的馅饼会比较松软,坚持没有用素肉,也没有用防腐剂,尽量保持天然的味道,原汁原味。”

入经藏后,熊福祥以偈文“毒舌恶语常伤人”来反省自己。“他之前脾气很坏,孩子做错事情就骂得很凶。发现自己需要改变,熊福祥提醒自己要冷静。“以前听到一句话不顺耳,就会反驳。现在要控制自己,要把别人的劝告听进去。”

虽然熊福祥的收入大不如前,太太需要工作以补贴家用,但她甘之如贻,全力支持。慈济道上,两人也互相扶持,勤于在家中练习经藏演绎的手势。虽然太太是妙手组,先生加入大爱区,动作不同,但两人并肩,随着同一旋律,一同唱诵。

一遍遍唱诵水忏偈文,让一只戴着婚戒和手表、同时被烫伤还是不放弃制作素食的左手,加上每天握锅铲翻炒素意大利面和捏素汉堡馅饼的右手,成为放下屠刀、推广素食的双手。这双手属于熊福祥,出自于这双手的美食,除了暖胃、暖心、也呵护着大地。

如今家业、事业和志业齐行的熊福祥,圆了太太多年来希望先生远离荤食业的愿,两人以更稳健的步伐,继续同行在菩萨道上。

SG20131206 GNA CYL 002
毅然转换事业跑道的熊福祥,圆了妻子谢水兰多年来希望他远离荤食业的心愿。“法譬如水”经藏演绎在即,夫妻俩于家中殷勤练习。(摄 / 蔡佑良)


延伸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