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| EN

本地纪实


不被病苦击败 环保点变新球场

不被病苦击败 环保点变新球场

曾经驰骋球场的运动健将,在遭遇肾病折磨时,虽然一度消沉迷茫,但在亲友和慈济志工的激励下,渐渐走出人生低潮,将环保点当成新的球场,继续发挥不轻言失败的体育精神。

环保人物 | 慈济基金会

响应零废弃 同侪互动说环保

响应零废弃 同侪互动说环保

一群年轻人走入环保教育站“说环保”,藉由同侪影响力推广环保意识,进而付诸行动保护环境,爱护地球。

环保 | 慈济基金会

长青馆开幕 迈向活跃乐龄

长青馆开幕 迈向活跃乐龄

两所慈济乐龄长青馆在议员、居民见证下开幕了!完善的设备、丰富多元的活动,为长者营造健康、积极的生活,让他们充实地度过人生下半场。

医疗 | 慈济基金会

与老同行 乐在长青

与老同行 乐在长青

两所位于新加坡西部的慈济乐龄长青馆在2019年6月正式投入运作。一名长者难掩兴奋:“这里有很多乐龄的朋友,提供一个消遣的地方,不然我就整天待在家里了。”

医疗 | 慈济基金会

访视路上 助人不忘自助

访视路上 助人不忘自助

赖月蜜分享“志工生涯的助人与助己”,提醒志工访视过程中,不要忘记自我觉察,团员之间更要相互关怀与倾听。

慈善 | 慈济基金会

以戏传法 莫作最后断种人

以戏传法 莫作最后断种人

以戏说法、以戏传法,《智者大师》慈善义演呈现一代高僧智者大师坚定弘法,一生追求真理的心路历程。观看大师人生,即是阅读一部佛教高僧传记。

人文 | 慈济基金会

高僧演绎 体会悲心常精进

高僧演绎 体会悲心常精进

一部节目从最初的资料收集、到策划筹备直至亮相,无不蕴含演绎编剧人员的辛勤汗水。担纲演出《智者大师》的唐美云与编剧庄士鋐一一道出心路历程与体悟。

人文 | 慈济基金会

肾友联谊 关注身心平衡

肾友联谊 关注身心平衡

“来来来,大家张开口,哈哈哈……”新加坡慈济首办肾友联谊会,除了分享肾脏病资讯、饮食之道,还带动肾友进行伸展操,一同“哈哈大笑”转化情绪。

慈善 | 慈济基金会

慈青净滩清垃圾 守护环境在源头

慈青净滩清垃圾 守护环境在源头

戴上手套,拿着夹子,一群年轻学子弯下身子,沿着沙滩捡拾垃圾,汗水的背后体会保护环境,关键在源头。

教育环保 | 慈济基金会

走入大自然 学习爱万物

走入大自然 学习爱万物

手牵手、肩搭肩,我们一同走。亲子班走入湿地保护区,探索红树林风情之余,观赏湿地大大小小的动植物,爸妈们则趁周末,与孩子玩得开心,寓教于乐。

教育环保 | 慈济基金会

慈少生活营 学行四摄法

慈少生活营 学行四摄法

慈少生活营将游戏融合四摄法,以有趣的方式,引导学员体悟力行“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”的精神内涵。

教育 | 慈济基金会

萧毅君:再为历代高僧立传

萧毅君:再为历代高僧立传

小时候读世界伟人传记,从政治领袖、科学精英到艺术奇才,令人悠悠神往。长大后的媒体人萧毅君开始反思:为何鲜少提及佛教高僧呢?

人文 | 慈济基金会

当孩子来到脚边 感动无法言喻

当孩子来到脚边 感动无法言喻

孩子为父母奉茶、浴足,大多数父母都会心有所感。但让父母感动的并不只是看到孩子扛起水盆、拿起抹布替自己洗脚、擦干双脚的那一瞬间而已……

教育 | 慈济基金会

温馨“开斋”情 字里行间说感恩

温馨“开斋”情 字里行间说感恩

巫裔照顾户亲手书写感恩卡、台上分享人生故事,在一片感恩欢乐声中度过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发放。

慈善 | 慈济基金会

弯腰护大地 垃圾资源分得清

弯腰护大地 垃圾资源分得清

新加坡的路上,有多少是可回收的资源?有多少才是真正的垃圾呢?配合“边走边捡、徒步环保”活动(LitteRally 2019),慈济志工引导民众,亲自将捡拾回来的物品一一作分类。

环保 | 慈济基金会

慈青省思整步伐 追本溯源归初心

慈青省思整步伐 追本溯源归初心

慈青干部透过两天动静态课程检视省思,重新调整过往的步伐与心态,再藉由师长的指导与分享,达成共知共识,再齐步共行。

教育 | 慈济基金会

从卧床到站立 中医往诊以爱接力

从卧床到站立 中医往诊以爱接力

手术后瘫痪的詹女士,中医师每星期登门为她针灸和按摩;而志工视病如亲的关怀,再辅以她坚定的意志,病情渐有起色。五月佛诞日,志工把佛请到她家里,祈愿一家人身心安康。

医疗 | 慈济基金会

临终关怀:让生命过得“舒服干净”

临终关怀:让生命过得“舒服干净”

尽管生命已走到尽头,然而让病患在临终阶段,每一天都过得舒服、干净和拥有良好的生活品质,是她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所关心的。

医疗 | 慈济基金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