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| EN

本地纪实


骊歌奏响 小人儿迈向新阶段

骊歌奏响 小人儿迈向新阶段

大爱幼教中心六岁班的孩子迎来人生中第一个毕业典礼啦!这群小人儿穿上毕业袍、戴上方帽,在父母和老师的见证下经历人生中庄严的时刻,迈向人生新阶段。

教育 | 慈济基金会

5S精实管理 从整理做起减少浪费

5S精实管理 从整理做起减少浪费

“精实管理一种思维,一个全面性的系统方法、专注于增加价值,专注于去除(资源)浪费...... ”为期四天的工作坊,李玉珍老师分享5S管理概念,带领学员从首S (Sort) “整顿”出发,共同消除浪费。

综合 | 慈济基金会

亲子圆缘 绘出感恩

亲子圆缘 绘出感恩

亲子班圆缘这一刻,孩子画画、折纸、剪贴,制作小卡,在卡片中向志工、父母抒发感恩之情。

教育 | 慈济基金会

精神病非“神经病” 自我检测心理健康

精神病非“神经病” 自我检测心理健康

“里面都是神经病的,你一个女子做这份工作不危险吗?”精神科医生李欣儿曾经被如此询问,让她意识到社会大众对于精神病患的普遍迷思。她在11月17日的医疗讲座中,除了介绍精神疾病,也提醒听众要积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。

医疗 | 慈济基金会

慈少一日营 户外闯关倡环保

慈少一日营 户外闯关倡环保

在距离地面36米的亨德申波浪桥,有人发出指令;有人聆听指示;有人比划手势。一群孩子进行户外活动,将课堂所学融入游戏,也勇于向陌生人宣导环保护大地。

教育环保 | 慈济基金会

新环保点成立 就近做环保

新环保点成立 就近做环保

后港组屋区新增第三个环保点,并于2018年双十一这天正式启动啦!

环保 | 慈济基金会

清洁与绿化 从“5R”做起

清洁与绿化 从“5R”做起

慈济参与社区的“清洁与绿化新加坡”,宣导5R环保理念,提倡清净在源头,环保精质化。

环保 | 慈济基金会

慈善访视 学新知懂倾听

慈善访视 学新知懂倾听

慈善与佛教有什么直接关联?新加坡寻求社会保障遵循哪四个基本原则?访视志工参与培训了解慈善新知之余,不忘学习换位思考、同理心倾听。

慈善 | 慈济基金会

清洁与绿化 对抗气候变化

清洁与绿化 对抗气候变化

一年一度“清洁与绿化新加坡”,慈济受邀与会宣导环保。为了对抗气候变化,低碳生活、节能环保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,“Everyone has a part to play!”

环保 | 慈济基金会

热情奏出成果 舞出年轻色彩

热情奏出成果 舞出年轻色彩

一盆盆花道作品、一首首经典曲目,社教学员台下展现学习硕果,台上舞出年轻色彩,谱写美丽的结业篇章。

教育 | 慈济基金会

我的护理师 生命最后一个新朋友

我的护理师 生命最后一个新朋友

他曾经冲着她无理谩骂;她同理他受病折磨而发脾气,乃人之常情。经过一年多的陪伴,患有末期肺衰竭的他被她的诚意所感动,并结下一段可贵情谊。

医疗 | 慈济基金会

蓝果丽迎宾 串连彼此庆屠妖节

蓝果丽迎宾 串连彼此庆屠妖节

一如日月慷慨普照人间万物,节庆的喜悦也是人人共享,无论穷达、疾患或健康。今年的屠妖节发放日,志工和照顾户呼朋唤友,包办了场地布置、餐食烹煮和节目表演,共同营造了大家庭的热闹欢欣。

慈善 | 慈济基金会

手捧爱心箱 穿街走巷募善心

手捧爱心箱 穿街走巷募善心

10月下旬,蓝天白云的身影处处可寻。627人次志工把握因缘,走入人群,以谦卑的身影劝募,一句句“募你一份爱心!”飘散在新加坡全岛各地。

慈善 | 慈济基金会

无声的世界 用手传递爱

无声的世界 用手传递爱

爱与关怀,不止能透过语言来表达,一名受灾民众对比划手语的慈济志工说:“从你们肢体语言的呈现,让我得到安定的力量。”慈济手语究竟是什么呢?

人文 | 慈济基金会

我的孩子需要去急诊吗?

我的孩子需要去急诊吗?

“如何对治各类儿科疾病与创伤?何时应当到急症部接受治疗?”这些在孩子成长过程,难免会遇到的疑难杂症,父母该如何处理呢?

医疗 | 慈济基金会

慈青营 感恩无处不在

慈青营 感恩无处不在

慈青体验营以侦探推理游戏让学员反思与家人之间的关系,同时探讨当今国际议题,扩大视野之余,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知足与感恩。

教育 | 慈济基金会

互动展示加实作 环保教育站开幕

互动展示加实作 环保教育站开幕

经过一番整修的慈济环保教育站开幕了!以活泼、互动的方式传达环保理念,“海洋世界”展区让大家了解塑胶污染海洋的情况,提醒人类要爱惜地球。

环保 | 慈济基金会

志业成果展 幕前幕后勤付出

志业成果展 幕前幕后勤付出

为期一个月的“新加坡慈济25周年志业成果展”画下了句点。幕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,无论是流程组、生活组或导览志工,发挥合和互协精神,共同成就与见证新加坡慈济一路走来的足迹。

综合 | 慈济基金会